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2016年8月,《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发布,我国成为全球首个由政府推动并发布政策明确支持“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国家。2017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5省(区)选择部分地方,建设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重庆、甘肃兰州新区等后续又获批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目前,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已完成5年试验期,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取得了哪些实践成果?记者近日在浙江省衢州市进行了采访。
金融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持,引导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粉碎、筛选、高温压制、冷却、包装……在衢州江山市江山华隆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厂房内,一条“变废为宝”的生产线正在自动作业,每小时有10多吨木屑被制成生物质颗粒燃料。
“生物质颗粒便于储存、运输,且燃烧性能好,产生热值较高,碳排放、硫排放显著降低。对工厂来说,燃烧生物质颗粒制热有利于环保减排,同时改造锅炉的成本也比较低,这一产品很受周边企业欢迎。”公司负责人杨辉说。
江山市现有100多家规上门业企业,去年全市门业(全屋定制)包養網产业产值90.2亿元。为推动木门产业绿色发展,近年来,当地着力解决木屑等废料处理难题,发展生物质颗粒制造产业正是重要一招。杨辉对该市场前景十分看好,两年前,他计划加大投入大干一番,向当地一家银行申请绿色贷款。
“公司所属行业符合环保导向,企业经营状况也不错。听说银行碳账户贷款可根据企业环保情况提额度、降利率,没成想愿望落了空。”杨辉说。
“根据企业碳账户信息,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强度评价结果为‘红’,表示企业在同行业中能耗相对较高。按照相关贷款产品要求,不能享受贷款提额和利率优惠。”江山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当时这么解释。
这次申请贷款的经历,让杨辉加深了对绿色低碳发展的认识:“产品本身‘绿色’还不够,生产过程也得更加环保。在企业后续扩大投资、优化产线过程中,节能减排是重点方向。”2022年,企业引进了一批能效更高的生产设备,并提高排污处理能力。当年末,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强度评价结果由“红”提升至“浅绿”,这成为低息贷款的“敲门砖”——后续申请贷款时,果然获得了更高额度并享受了优惠利率。杨辉所在公司的原材料收购范围扩大到农业废料,带动周边农户绿色生产、增加收入。
“过去,处理油菜秆、油茶壳是个麻烦事。现在一部分用来还田,一部分作为燃料原料销售,一年大概能增收20万元。”江山市大桥镇种粮大户肖远亲说。
“夜间生产、多用谷电;加强监测、减少污染……现在,企业越来越注重‘低碳’,自觉走绿色发展路子。”杨辉说,在绿色金融服务支持下,当地一批同类型的企业加快发展,形成木屑类工业固废利用循环经济特色产业集群,带动上下游共同绿色发展,实现经济包養網心得效益、环保效益、社会效益多赢。
在衢州市,绿色金融持续加快创新步伐,助力越来越多行业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当地银行积极支持传统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不断提升对节能环保改造、新能源项目、废品回收利用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浙江天蓬畜业有限公司以牲畜活体抵押方式获得衢州市首笔“农业碳中和”项目贷款,用于建设“楼房牧场”。该公司运用智能化养殖模式,将牲畜尿液、粪便等转化成有机肥、电能,实现节能减排。
“支持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是衢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重点。金融资源不仅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持,还有效发挥引导作用,助力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衢州监管分局局长蓝春锋说。
搭建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建好建强金融服务基础设施,破解绿色金融发展痛点、难点,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
近年来,碳账户这个概念逐步为人所知。碳账户什么样?记者在衢州市能源大数据中心得到了清晰答案。
“碳账户是一款数据治理工具,是绿色金融重要的基础设施,能够对各类社会主体碳行为进行智能监测、动态核算和科学评价,为政府精准治碳、企业节能降碳和个人绿色低碳生活提供数据支撑。例如,通过采集企业冷、热、电、煤、气等全品类能源数据,碳账户可以及时、准确反映该经营主体碳排放情况和节能减排效果。”国网(衢州)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包養網心得公司技术部副主任周凯介绍,目前,衢州市碳账户体系已覆盖工业、农业、能源、交通、建筑等多个领域超过4000个法人主体、200多万个人主体。
周凯介绍,在推动企业节能降碳过程中,存在核算标准不统一、碳排放数据不准确、考核评价不科学等痛点。为此,碳账户体包養網價格系实时、全面归集企业能源消耗数据,并应用政务数据共享平台,整合多部门数据资源,建立涵盖集能耗数据、经济数据、其他涉碳数据等的碳账户基础数据仓。在此基础上,创新企业碳排放强度贴标评价办法,从行业先进性、区域贡献度、主体努力性三个维度,将碳排放数据与产品产量、工业增加值、税收等经济数据进行有机融合、多维分析,赋予企业4色碳排放强度等级,实现企业碳评价精准画像,并生成碳征信报告。
碳账户如何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创新?银行在企业授权后可获取企业碳征信报告,根据不同碳排放等级配套差异化信贷政策;保险机构依托碳账户贴标,从体制、产品、服务三个维度开展创新,为经营主体提供精准服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衢州市碳账户贷款余额762.84亿元。
“对银行而言,如何高效、精准识别绿色金融服务对象是一个难点。碳账户建立后,让经营主体节能减排行为有据可查,为银行提供了重要量化参考,同时有效减轻银行了解企业真实经营状况的成本,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当地一家银行相关负责人说。
碳账户应用不断延展。衢州市创新推出银行“个人碳账户”,通过挖掘银行账户系统绿色支付、绿色出行、绿色生活等大数据,从节约纸张、交通碳排、用水用电等维度折算个人低碳绿色行为节省的碳排放量,将个人碳减排量换算成个人碳账户积分,根据积分为客户在授信额度、贷款利率、办理流程等方面提供差异化优惠政策,并通过奖励措施引导百姓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出门骑城市共享单车、水电气费用线上支付……绿色生活方式可以积累碳积分,到银行网点兑换生活用品。”在一家银行网点的碳积分礼品兑换点,肖阳满载而归。
从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情况看,搭建各类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建好建强包括碳账户在内的金融服务基础设施,成为破解绿色金融发展痛点、难点,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的重要抓手。
甘肃兰州新区推出“绿金通”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绿色项目认定评级、融资需求发布以及银企对接等提供一体化服务;贵州贵安新区建设绿色数据中心为代表的绿色低碳新基建,打造金融基础设施集聚地;广东广州市等地设立涉绿色经济纠纷专业合议庭,优化绿色金融领域法律服务……此外,多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所在省份搭建绿色金融综合项目库和绿色投融资、污染防治专项基金等专项项目库,助力解决政府、金融机构、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赋能金融服务,实现绿色信息共享共建、银企高效对接、政策精准匹配,有利于夯实绿色金融发展基础。”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
完善绿色金融组织体系、推动绿色专营机构建设,更精准有效提供差异化、多样化服务,更好提升绿色金融供给水平
走访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记者观察到,完善绿色金融组织体系、推动绿色专营机构建设,是各地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绿色专营机构如何更好提供绿色金融服务?一款“工业光伏贷”产品推出的过程,体现出“专”的价值。
近年来,浙江省不少厂房屋顶建起光伏板。这不仅能为企业提供清洁电力,有效降低用电成本,还能起包養網到隔热保温作用,减少夏日制冷能耗。
“在日常走访企业的过程中,专营支行工作人员了解到,过去,房顶光伏项目多为专业光伏企业投资建设,供厂方有偿使用。随着这类项目应用推广,一些用电量大的企业看到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有了自建光伏项目的打算。可不少企业主对光伏项目并不了解,加之前期资金投入较多,不知如何着手。”江山农商银行经济开发区绿色专营支行负责人陈相宏说,专营支行找到市场需求与痛点后,立即探索推出定制化服务。
陈相宏说,通过向光伏从业者和专家等咨询论证,经过多次讨论,银行认为贷款支持企业自建光伏电站可行。
“一方面,银行可以加强资源对接,帮助企业补上自建光伏电站技术短板;另一方面,从风控角度看,有意愿自建光伏项目的企业往往资质好、实力强,企业光伏发电项目如建成投产,用电成本大幅降低,省下的电费是另一种形式的‘收入’,还款来源有保障。”陈相宏说,“工业光伏贷”应运而生,帮助不少企业实现了自建光伏电站的计划。
打造专营人才队伍、为企业提供精准绿色金融服务,正是绿色专营机构的价值所在。此外,从多地绿色专营机构情况看,银行总行往往对专营支行绿色贷款给予一定政策倾斜,如建立专属审批通道、给予利率补助等,进一步激发绿色专营机构服务绿色发展的积极性。
“为进一步推动绿色专营机构高质量发展,衢州市对绿色机构定期开展评估监测,对绿色特色分支机构实施标准化、动态化管理。”蓝春锋说,截至去年末,全市绿色机构绿色信贷占各项贷款比例为53.3%,高于全市绿色信贷占比20.67个百分点。
放眼全国,多地在打造绿色金融事业部或专营机构方面积极探索。重庆市制定绿色金融组织体系建设指引等引领性政策制度,明确界定绿色专营机构业务标准、绩效导向,推动重庆农商行、重庆银行打造“赤道银行”,以国际化标准搭建与赤道原则相适应的内部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持续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兰州新区建立多家绿色保险专营机构,有效丰富完善当地绿色保险供给,增加风险管理覆盖面,降低环境事故风险。
“打造专营机构、丰富机构类型,有利于更精准有效提供差异化、多样化服务,更好提升绿色金融供给水平。”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说。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以绿色金融改革牵引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试验区绿色信贷年均增长21.03%,高于试验区全部贷款平均增幅5.59个百分点,试验区建设取得预期成效。
如何进一步促进绿色金融创新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专家认为,从行业实践看,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等显示出一定交叉性,促进融合发展大有可为,未来应进一步发挥两者相互支撑、相辅相成的协同效应。广州市以绿色金融支持生猪养殖,实现“保险+期货+银行”项目落地,稳定生猪市场供应,构筑价格波动防线;江西赣江新区推出柑橘“气象+价格”保险,为保障果农综合收益提供支持;贵州设立绿色产业扶贫投资基金,实现绿色产业基金与金融机构投贷联动……一系列既普惠又绿色的金融服务有效支持农户增产增收,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此外,蓝春锋认为,在服务新产业、新技术方面,可探索建立完善绿色金融与科技金融协同机制,促进绿色技术研发领域投融资对接。同时,专家建议可推动信贷、债券、保险、基金等不同品类绿色金融产品协同发展,进一步丰富供给,推动形成全方位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良好态势。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