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晗(1909-1969),浙江義烏人,原名吳春晗,字辰伯,古代汗青學家。1931年考進清華年夜學汗青系,在校時代即專攻明史,成就優良。1934年結業后留校任教,抗日戰鬥時代先后執教于云南年夜學、東北聯年夜。新中國成立后,歷任北京市副市長、中國迷信院哲學社會迷信部委員、平易近盟中心副主席等職。
抗日戰鬥時代,吳晗初度編寫朱元璋列傳,這份書稿于1944年由在創出書社出書,題為《由僧缽到皇權》,同年又由成功出書社以《明太祖》為題出書。因寫于烽火之中,缺少研討材料,且成書匆促,作者對此書并不滿足。1947年,吳晗開端從頭彙集史料,著手輕寫此書。1948年8月,修正后的《朱元璋傳》脫稿,同年秋天,吳晗佳耦前去束縛區。同年12月,毛澤東在西柏坡接見吳晗,并就《朱元璋傳》書稿頒發了良多看法。1949年4月,此稿由上海新中國書局出書。
中華國民共和國成立后,史學研討進進新的成長階段。1954年4月,吳晗開端對《講座場地朱元璋傳》停止修正,刪往了原書中抬高朱元璋的小樹屋部門言辭,以較客不雅的立場對朱元璋從頭做出評價。此稿并未正式出書,僅油印一百多份分贈友人,取得了毛澤東和學術界的很多看法,重要集中于作者的馬克思主義實際程度題目。吸納這些看法后,吳晗于1964年再次開端改寫,定稿于1965年2月由三聯書店出書。此書是吳晗的舞蹈教室史學研討代表作,周全先容了明太祖朱元璋由和尚到天子的平生,并聯合元末明初的汗青前提,對其功過長短作了詳細剖析。
國度藏書樓加入我的最愛的《朱元璋傳》手稿,是1948年寫成的版本,1954年吳晗任北京市副市長時親身捐贈。該手稿為羊毫手書,封面、目次、封底、后記5頁,註釋136頁,合計141頁,分四冊線裝,註釋有較多修正。稿件封底有幾行鋼筆草書,筆跡潦草,年夜意是:一,彭瑩玉的著落是消極的、道家的,稱贊不妥;二,國度機械教學由部隊、法庭、間諜機構等構成,而不是由權要機構和部隊構成;三,朱元璋由農人階層改變為田主階層,不是由小我的人道物欲決議的,集團好處決議小我好處。其右有吳晗1954年4月1日羊毫手書闡明,這則札記寫于1948年12月毛澤東與吳晗在西柏坡面談之時,所記即毛澤東對《朱元璋傳》的修正看法。
吳晗袁震佳耦像
《朱元璋傳》目次
《朱元璋傳》註釋
任北京市副市長時的吳晗
發佈留言